首页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

污水处理厂日常絮凝剂的使用要点与实践

时间:2025-07-22 16:08:59 来源: 浏览|:17次

在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净化流程中,絮凝剂是实现固液分离的核心药剂。其通过吸附、架桥、电荷中和等作用,将水中悬浮的胶体颗粒与微小杂质聚集为可沉降或上浮的絮体,从而降低污水浊度、去除污染物。污水处理厂日常使用的絮凝剂种类繁多,需结合水质特性、处理工艺及运行成本进行科学选用与管理,以确保处理效果稳定且经济有效。
 
一、常用絮凝剂的类型与特性
污水处理厂中应用广泛的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絮凝剂、有机絮凝剂及复合絮凝剂三大类。无机絮凝剂以铝盐(如硫酸铝、聚合氯化铝)和铁盐(如三氯化铁、聚合硫酸铁)为主,其特点是价格低廉、适用范围广,但用量较大且易产生较多污泥。其中,聚合氯化铝因腐蚀性小、适应 pH 值范围宽,常用于市政污水的一级强化处理;聚合硫酸铁则因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更优,在北方地区冬季污水处理中应用较多。
 
有机絮凝剂多为高分子聚合物,如聚丙烯酰胺(PAM),按离子型可分为阴离子、阳离子和非离子型。阴离子型 PAM 适用于含无机悬浮物较多的污水,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形成大絮体;阳离子型 PAM 则对含油污水、污泥脱水等场景效果显著,能同时发挥电荷中和与絮凝作用;非离子型 PAM 多用于水质复杂的工业废水协同处理。有机絮凝剂的优势是用量少、絮凝速度快,但成本较高,通常与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以平衡效果与成本。
 
复合絮凝剂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药剂,通过将无机成分与有机高分子结合,兼具两者优势。例如,聚合氯化铝与阳离子 PAM 的复合体系,既能快速中和胶体电荷,又能强化絮体形成,在印染废水、食品加工废水处理中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果。
 
二、絮凝剂选择的核心依据
水质特性是选择絮凝剂的首要考量因素。对于高浊度污水(如雨季初期雨水),需优先选用絮凝能力强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,快速降低悬浮物浓度;含大量有机物的污水(如生活污水)则需搭配有机絮凝剂,利用其分子链的吸附能力捕捉溶解性有机物。当污水 pH 值偏酸性时,铁盐类絮凝剂更稳定;碱性条件下,铝盐的絮凝效果更优,必要时需通过调节 pH 值优化药剂效能。
 
处理工艺也决定了絮凝剂的类型选择。在沉淀池前的混凝阶段,通常以无机絮凝剂为主,快速形成微小絮核;在污泥脱水环节,阳离子 PAM 因能破坏污泥胶体结构、降低污泥含水率,成为主流选择。对于采用膜过滤工艺的污水处理厂,需控制絮凝剂残留量,避免小分子成分堵塞膜孔,此时低分子量的复合絮凝剂更为适用。
 
运行成本同样是关键因素。无机絮凝剂单价低但投加量大,有机絮凝剂则相反,污水处理厂需通过小试确定复配比例,在满足出水标准的前提下实现成本低的目标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将聚合氯化铝与阴离子 PAM 按比例复配,较单一使用聚合氯化铝减少药剂消耗,年节约成本显著。
 
三、日常投加与操作规范
絮凝剂的日常投加需遵循 “准确计量、均匀混合、动态调整” 的原则。固体絮凝剂(如聚合氯化铝、PAM 干粉)需先溶解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溶液:无机絮凝剂通常配制成一定比例的水溶液,有机絮凝剂则需配制成较稀的溶液,溶解过程中需搅拌均匀,避免结块。溶解后的药剂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,防止失效 ——PAM 溶液存放时间一般不宜过长,无机絮凝剂溶液可存放数天。
 
投加系统需保持稳定运行,通过计量泵控制流量,确保药剂与污水在混合池内充分接触。混合阶段的搅拌强度要适中,既要保证药剂均匀分散,又要避免打碎已形成的絮体。反应池内则需营造低速搅拌环境,促进絮体成长为密实、易沉降的大颗粒。操作人员需每小时巡检投加设备,检查管路有无堵塞、计量泵流量是否准确,及时排除漏液、断药等故障。
 
四、运行中的优化与调整
污水处理厂需根据进水水质变化动态调整絮凝剂用量。当进水浊度突然升高(如暴雨过后),应适当增加无机絮凝剂投加量,快速应对悬浮物冲击;进水有机物浓度上升时,需提高有机絮凝剂比例,强化吸附效果。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立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,通过实时监测 COD、浊度等参数,自动调节絮凝剂投加量,使出水达标率保持在较高水平。
 
季节性变化也需针对性调整。夏季高温时,微生物活动旺盛,污水中胶体颗粒电荷密度增加,需适当提高阳离子絮凝剂比例;冬季低温时,絮凝反应速度减慢,可通过升高水温(如利用厂内余热)或选用低温活性高的复合絮凝剂提升效果。此外,定期清洗投加设备、校准计量仪器,可避免因设备误差导致的药剂浪费或处理效果波动。
 
五、注意事项
絮凝剂的储存与使用需符合规范。无机絮凝剂具有一定腐蚀性,储存时需与金属容器隔离,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手套;PAM 干粉易吸潮结块,应密封存放于干燥通风处,溶解时避免粉尘飞扬引发呼吸道刺激。废药剂桶、残留溶液需按危险废物管理规定处理,严禁随意丢弃造成二次污染。
 
污泥处理环节需关注絮凝剂对后续工艺的影响。过量投加絮凝剂会导致污泥量增加,且残留药剂可能影响污泥脱水效果或资源化利用 —— 如用于土地利用的污泥,需控制铝、铁离子含量。某污水处理厂通过优化絮凝剂投加量,使污泥含水率显著降低,降低了污泥运输与处置成本。
 
污水处理厂日常絮凝剂的使用管理,是保障出水水质、控制运行成本的核心环节。通过科学选择药剂类型、规范操作流程、动态优化投加策略,既能充分发挥絮凝剂的净化效能,又能实现水处理与经济的双重效益。随着智慧水务技术的发展,絮凝剂的使用将向准确化、智能化方向迈进,为污水处理厂的有效稳定运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撑。
 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8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