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

油漆污水处理中 AB 剂应用后粘性的成因解析与机理研究

时间:2025-06-18 16:51:59 来源: 浏览|:22次

在涂装行业中,为处理喷漆过程产生的污水,常使用 AB 剂,即漆雾凝聚剂。A 剂作为脱粘剂,能破坏漆雾颗粒的粘性,使其分散;B 剂则负责将分散的颗粒凝聚成大絮体,便于固液分离。然而,实际操作中,部分企业会遇到添加 AB 剂后油漆污水依旧发粘的问题,影响后续处理及循环水使用,这背后存在多方面原因。
 
药剂质量与特性因素
 
AB 剂成分与适配性
AB 剂种类繁多,不同和型号成分有别。若 A 剂中表面活性剂活性不足,难以有效渗透、分散漆雾颗粒,无法充分破坏其粘性,漆雾颗粒就易再次团聚,导致污水发粘。例如某些低价 A 剂,因三聚氰胺、甲醛等关键成分含量低,对油漆中复杂树脂、颜料等污染物的分解能力弱,无法消除其粘性根源。同时,若 B 剂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不合适或结构不稳定,在与经 A 剂处理的漆雾颗粒结合时,不能形成紧密、结实的絮体,絮体间易松散,漆渣仍会呈现粘性状态。
 
药剂储存与保质期
AB 剂储存条件严苛。若储存环境温度过高、湿度过大,A 剂中的成分可能发生化学反应,降低活性。如在高温下,A 剂中含有的无机酸(如盐酸)可能挥发,削弱对漆雾颗粒的分解作用。B 剂若受潮,其高分子聚合物可能发生水解,影响分子链的伸展和架桥功能,使得凝聚效果大打折扣,漆渣难以有效絮凝,污水粘性依旧。此外,过保质期的 AB 剂,其化学性能已发生变化,处理油漆污水时,无法达到预期的脱粘和凝聚效果,导致污水发粘。
 
使用操作不当因素
投加剂量不准确
投加剂量精准是 AB 剂发挥作用的关键。A 剂投加量不足,无法包裹、分散漆雾颗粒,未被处理的颗粒会使污水保持粘性。相反,A 剂过量,多余的表面活性剂可能干扰 B 剂后续的凝聚过程,阻碍絮体形成,污水也会发粘。B 剂投加量同样重要,量少不能将分散的漆雾颗粒充分连接成大絮体,大量小颗粒悬浮在水中,表现为粘性;B 剂过量则可能导致絮体结构过于复杂,内部水分难以排出,漆渣湿软发粘。
 
投加顺序与搅拌问题
AB 剂需按特定顺序投加并配合适当搅拌。应先投加 A 剂,充分搅拌使漆雾颗粒分散后,再投加 B 剂。若颠倒顺序,A 剂无法充分发挥脱粘作用,漆雾颗粒粘性未除,B 剂难以有效凝聚。搅拌不充分时,A 剂在污水中分布不均,部分漆雾颗粒未被处理;B 剂投加后搅拌不足,絮体无法充分形成和长大,漆渣松散发粘。
 
污水水质特性因素
污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
油漆污水成分复杂,除常见树脂、颜料、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离子外,不同涂装工艺和油漆种类还会引入特殊添加剂。一些新型油漆含特殊官能团的聚合物,普通 AB 剂难以适应,A 剂无法有效破坏其结构降低粘性,B 剂也难以与之形成稳定絮体,致使污水发粘。污水中高浓度的有机溶剂,可能溶解 AB 剂成分,削弱其活性,影响脱粘和凝聚效果。
 
污水 pH 值不合适
多数 AB 剂在 pH 值 7 - 9 的环境中活性较好。当污水 pH 值过低,呈酸性,A 剂中的碱性成分会被中和,影响对漆雾颗粒的分解;pH 值过高,呈碱性,可能改变 B 剂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,使其无法正常发挥凝聚作用。例如,酸性较强的油漆污水,会使 A 剂中三聚氰胺等成分反应不,降低脱粘能力,污水粘性问题难以解决。
 
总之,油漆污水添加 AB 剂后发粘是药剂、操作和污水水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企业需综合排查,优化 AB 剂选型、使用方法及污水预处理等环节,以有效解决发粘问题,提升油漆污水处理效果。
 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8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